为什么选择 Mac
优势、以及购买型号推荐
先前提要
在2020年前,Mac一直是属于价格高,核心硬件配置低的代表。只有屏幕和机身是不能骂的。
因为早在2012年,MacBook Pro就已经开始使用1440p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K,2560x1440)的分辨率了。
显示色域也是早早达到了100% sRGB的标准。
同样的,机身使用当时极度少有的CNC加工铝合金,是成本最高的一档。
然而核心硬件的素质很是低下,经常采用低压15w平台的双核Intel Core i5/i7,性能在当时面对采用H35标压的友商,差距是不能接受的。
内存全部为板载,更换需要把内存颗粒吹下来再焊上更大容量的颗粒。
只有到后期,高端的15寸MacBook Pro才会搭载Intel H45和AMD Radeon移动端独显,然而最高级的型号也只是RX 5600M(是HBM显存!!)
直到Apple Silicon发布了,M1惊艳全场,但仍有很多兼容性问题。
需要通过Rosetta 2转译运行。
但是运行原生二进制时,在当年的笔记本市场是大杀四方了。
大约是5800H~11800H的水准。
说剪视频很强,其实很多插件不能用,而且也只是在导出方面有专用单元罢了。
我也一直拒绝买Mac,认为那是高价低配的,买Mac的是冲着外观、系统、屏幕、触控板去的。
而我,一个使用过各种恶劣机器的,用Arch的折腾患者,这种机器不适合我的人设。
然后终于,我高中毕业,考进了CDS,要买一台新机器。
我拥有的设备
- 神舟战神 Z7-DA5NP
模具:蓝天 V155
CPU:i5-12500H@睿频4.5GHz
GPU:RTX 3050 Laptop 4G(Micron)
内存:三星8G DDR4 3200MHz x 2 = 16G
硬盘:自带的打码固态,PCIE3.0 512G,主控群联
屏幕:自行更换的NE156QHM-NY2,2K 165Hz 100% sRGB
系统:如今作为Minecraft Server,使用Debian 12
双风扇四铜管,纯塑料机身,miniDP和HDMI口只能连1080p 120Hz/2K 60Hz,单M.2,又一个3.5寸SATA盘位 - 台式机
板子:MSI MAG MORTAR B550M MAX WIFI
CPU:R7-5700X
GPU:[MSI SUPRIM]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HR 10G
内存:铭瑄DDR4 3200MHz 16G x 2 = 32G(颗粒Micron)
硬盘1:梵想 S790 PCIE4.0 1TB(主控MAP1602+长存白片,通过丝印无法查到颗粒信息,232层)
硬盘2:三星 PM9A1 PCIE4.0 1TB(插在3.0的口)
散热器:酷妈 暴雪 T620S 双风扇6热管
我买的机器
MacBook Pro (16-inch, Nov 2023, Three Thunderbolt 4 ports)
译:
MacBook Pro (16英寸, 2023年11月, 三个雷雳4接口)
苹果的特立独行导致这个官方翻译叫“雷雳4”,是我们通常说的“雷电4”。
CPU: M3 Max 16 Cores(12P + 4E, max turbo freq: 4.05GHz)
GPU: M3 Max 40 Cores
RAM: 48G LPDDR5 板载
SSD: 1T 板载(速度近似PCIE4.0,连接被命名为Apple Fabric)
外在
屏幕
当今量产型号最强的miniLED显示器,在这。分辨率3456x2234
最大亮度1600nit(显示HDR内容时)
Display P3色域(色域容积>sRGB)外放
这是不用多说的。
参考蓝天X170.
内在
这是我要重中之重提及的。
包管理
Mac本来不存在包管理器,但是提及Mac上的包管理器,人们都会想到Homebrew
https://brew.sh/
你会发现,包括字体在内,都是可以使用brew安装的。
这里有大量包,包括原生macOS程序,其他平台(如GNU/Linux的移植)以及.app格式的应用。
Linux平台的软件,对于一个CST人是很重要的。当然原生Linux更好。
广度大于Homebrew的应该只有Arch Linux official + cn + AUR了吧(笑
((Debian/Ubuntu的官方源竟然没有fastfetch
!反观隔壁Windows,来自Linux的移植软件属实稀缺无比。
WSL2也是访问Windows目录困难,所以你需要开VSCode+WSL Remote插件连WSL。
如果你使用WSL开Linux GUI软件,莫名其妙的问题太多,并且本来这也只是个简陋功能。
并且Windows这边的包管理器,都严重依赖软件本家的获取途径,并且依赖软件的GUI安装程序(很多软件不支持自动化安装)。字体渲染
依赖Mac常有的高分辨率,Mac通常都是高ppi的。
以至于macOS的字体渲染都能说“清晰、重实”。反观Windows那边,字体渲染是一个常常被提起的诟病。
Windows的字体渲染得发虚,以至于很多人都用MacType这个软件来模拟Mac的字体渲染。
但是MacType在Windows 11中,不能应用在软件标题栏了。
至此,让Windows认真渲染文字的方法只剩下开高缩放。但是谈到缩放这个方面,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:
Windows建议的缩放倍数是根据大部分软件GUI占用最小像素数时不挤到任务栏下面的缩放倍数。
然而在这个缩放倍数下,Windows会把文字渲染得很奇怪。
比如使用微软雅黑字体时,“大”这个字,你会发现中间这一行很细,很难看。
然而,在你使用2K屏时,把缩放拉到200%以上,你会发现这个问题解决了。
但是在200%的缩放下,很多软件都无法正常显示了,它的底边会挤到任务栏下面。
你甚至没法把窗口缩小,因为鼠标不能移动到任务栏下面。
所以你需要换4K及以上的屏,并把缩放拉到200%以上。这是个奇妙的问题,奇妙到头大。然而它在Mac上是不会存在的,任何字都显示得很好。
字体配置
首先普及:字体回落这一概念“字体回落”用于指定一系列的字体选项,当首选字体不可用时,浏览器会按照这个列表尝试加载下一个可用的字体。这样,即使首选字体在用户的设备上不可用,页面仍然可以使用备选字体显示文本,从而保持设计的一致性。
举个例子:
你在使用VSCode撰写Markdown文章,就像我现在这样。
然而你注意到,现在编辑器内显示的中文文字很丑,它大概是叫做“宋体”的字体。
但是英文确是你在settings.json里设置的Cascadia Code等宽字体。这就涉及到了字体回落。
在字体没有提供中文文字时,Windows会把中文文字以宋体显示。
没错,这里的默认回落字体是宋体。如果你想使用好看一点的微软雅黑,你需要这么做:
1
2
3{
"editor.fontFamily": "Cascadia Code, '微软雅黑'",
}然而在Mac上,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。
当你使用中文locale时,默认的回落字体是苹方。Unix环境
这个问题和上面的包管理器问题是同源的。
Mac上有大量的移植软件,几乎所有开发工具都有Mac版本。很多脚本,都默认你使用类Unix环境,它们使用bash或zsh。
一旦到了Windows,它们是废的。
WSL2本质上是Hyper-V开的虚拟机,这样你的机器就又跑了个CPU分配相同、内存是总内存一半的虚拟机。
而MSYS2 cygwin之类的项目,只是模拟环境,速度极慢不说,还有很多bug。PowerShell固然是很强大的,但是它过于反直觉,而且命令记忆相当困难,速度也慢。
现在有oh-my-posh
项目,可以装上PowerShell版的OMZ,但是相比OMZ,功能差了很多。
型号推荐
我推所有16寸的机器。
不过根据现在考虑,还是等M4 Pro的?
M4 ST性能自然不用说,MT性能已经和M2 Max接近了。
只怕M4 Pro打平M3 Max残血「10P+4E」(笑
结
总习惯把macOS和Windows比。
现在用Windows台式机,只打游戏和跑图。
其实Linux才是真正的强者,什么都可以自由配置/选择。
缺点可能是没有公司做和自家发行版完美结合的硬件,
而且桌面环境相比macOS过于简陋了(笑
推荐Arch Linux,可以到我的blog翻安装教程。